俄罗斯帝国的第七任皇帝彼得三世,最初诞生于罗马帝国辖下的荷尔斯泰因公国。当他被选为俄罗斯帝国的继承人时,内心满是怨恨配资炒股公司,觉得自己仿佛被强行带离了文明世界,流放到了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土地,无法坐上自己本应享有的文明国家的君主宝座。
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德国集中调动了约550万兵力对苏联发动进攻。其中不仅包括120万来自其傀儡国的军队,还动员了绝大多数来自其他国家的外籍志愿军,几乎整个欧洲都加入了对苏联的围攻行列。德国军官在激励士气时,常常将苏联军队形容为“蒙古野蛮人”、“亚洲洪流”以及“血腥的红色野兽”,充满了敌意和贬低。
时至今日,俄罗斯依然被西方排斥,难以融入其核心圈层。这种状况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?回溯到罗马帝国时期,身处文明灯塔的罗马人,将当时的日耳曼人、凯尔特人和斯拉夫人并称为欧洲三大蛮族,对他们持有极大的轻视与不屑。那些生活在边缘荒蛮地区的人,长期被文明世界视为落后的存在。
令人颇感讽刺的是,曾经作为欧洲文明发源地的纯正罗马人,如今已几乎消失殆尽,而他们口中被视为蛮族的这些民族,却逐渐崛起,成为今天西方世界的新主人。早期的日耳曼人以勇猛著称,但因部落分散,无法形成统一力量,最终被身高远不及自己的罗马人以武力征服,成为了雇佣兵。简单来说,他们并非不够强,而是缺乏“文明”的光环与团结的力量。
展开剩余71%相比之下,早期的斯拉夫人在实力上不及日耳曼人,不仅逐渐失去领土,还被迫向寒冷的北方迁移,且内部不断分裂,种族间的冲突频繁。例如,苏波战争中,同为斯拉夫人的双方展开了无情的厮杀,毫不留情。随着蒙古帝国崛起,花剌子模国王因轻视成吉思汗,最终被蒙古军队击败,东欧其他国家也遭受蒙古大军的严重打击,斯拉夫人很快沦为蒙古的臣属。
大量斯拉夫人被贩卖到殖民地,沦为“白奴”,他们的生活与被奴役的“黑奴”无异,饱受折磨,常常因劳累过度或战争而死。然而,也有幸运的女性奴隶被选为蒙古贵族的宠妃,毕竟俄罗斯美女以其独特的美貌而闻名。至于凯尔特人,曾洗劫过罗马和希腊,却最终被罗马人击败奴役,文化逐步被罗马同化。
综合来看,作为三大蛮族之一的斯拉夫人,几百年来经历的苦难无疑是最为惨烈的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日耳曼人在长期受到文明熏陶后,经历了从杀君弑主的混乱,最终跃升为西方世界的新霸主,成为罗马文化的继承者。
如今,斯拉夫民族分布在俄罗斯、乌克兰、捷克、波兰等地,其中以俄罗斯的东斯拉夫人最为强大。显然,斯拉夫人作为历史上的奴隶阶层,自然难以赢得西方新贵族的尊重,而他们在短短数百年间迅速崛起,成为欧洲甚至全球的重要力量,令那些日耳曼贵族感到震惊与不安。
这份恐惧和轻蔑混杂的心理,导致日耳曼贵族既无法真心接纳斯拉夫人,也充满了各种诋毁与抹黑。同时,长期受压迫的斯拉夫人,在崛起之际努力构建强大的安全屏障,但也表现出明显的报复心态,采取激进的扩张政策,掠夺土地,迫使他族迁徙或被屠戮。这样的行为让周围国家既愤怒又恐惧,因此二战时期欧洲各国才会联手支持纳粹,共同进攻苏联。
经过数百年的磨砺,饱受仇恨和嫉妒包围的俄罗斯人逐渐悟出了生存之道,学会用强硬的外表掩饰内心的脆弱,因为他们深知,一旦流露出一丝软弱,就会被那些敌对者迅速吞噬、剥削,甚至遭到灭顶之灾。于是,俄罗斯逐渐形成了与西欧截然不同的价值观:西欧各国注重团结互助,而俄罗斯则孤傲冷艳,独自绽放。
归根结底,西欧各国之间即便冲突不断,但因为血脉相连,关系紧密,冲突总不会升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。而与俄罗斯的关系则完全不同,落入对方手中的人,几乎命悬一线。
沙皇彼得大帝曾对俄罗斯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,缩小了与欧洲的差距。叶卡捷琳娜大帝更是豪言壮语,说若能活到两百岁,整个欧洲都将在她脚下。拿破仑率领十万大军入侵俄罗斯,最终却惨败而归。历史上,斯拉夫人每一次的进步和崛起,都令西方世界感到惊恐。
正如蒙古帝国西征带来的巨大震撼一样,俄罗斯从金帐汗国的一个小公国崛起,逐渐给西方带来了相似的压迫感。那些曾被罗马人视为“野蛮人”的族群,最终在历史的长河中分出了高低贵贱的差别。
发布于:天津市星速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